400-123-4657

新闻资讯 分类
‘米乐app下载安装官网(官方)最新下载IOS/安卓版/手机版’坚持生态为民打造都市型林业新样板发布日期:2024-10-25 浏览次数:809
本文摘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上海地域小、人口多、缺山少林,生态资源相对紧张。

新世纪以来,上海着手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生态发展实际的林业发展道路,按照系统化、精细化、功能化的要求,坚持绿地、林地、湿地融合发展,都市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初见雏形,都市型林业蓬勃发展,全市环、楔、廊、园、林的生态系统框架基本形成,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了巨大绿色动能。量上突破系统谋划为民建林守绿多年来,上海绿化林业部门围绕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使全市生态环境有了“量”的飞跃。“十三五”以来,全市共完成新建林地2万公顷,到2018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16.8%,林地总面积达到12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3%,全市城市公园数量达到300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3平方米,均创历史新高。全市湿地保有量达到46.81万公顷,生态保护和湿地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效。

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底,上海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5平方米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力争40%,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量130亿元。“十三五”以来,上海新建绿地3888公顷,其中公园绿地2175公顷。

外环绿带全面建成,围绕上海形成了近5000公顷规模的环城绿环,成为市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游憩空间;黄浦江45公里岸线贯通工程全面完成,基本实现了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滨江三线贯通,对标世界级的卓越水岸建设目标,黄浦江沿线区域生态和景观品质大幅提升。世博文化公园、桃浦中央公园、三林、张家浜等一批重点绿地全面进入建设阶段,迪士尼核心区、黄浦江两岸公共绿地,临港新城、虹桥商务区重点区域一批高品质绿地项目先后建成,徐汇中环绿廊、宝山南大、吴泾化工区等一批环境综合整治区域绿地建设项目成效显著。立体绿化建设总量达到368万平方米,高架绿柱2.6万根,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视率显著提高。

金山廊下、青浦青西、崇明长兴岛等7座郊野公园建成开放,为上海市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福利。坚持“生态为民”的发展方向,抓住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历史性机遇,加强行政推动、政策驱动和机制带动,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2018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5033公顷,其中重点生态廊道面积3000公顷、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1890公顷。

“十三五”期间,上海将重点推进建设17条(片)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共计8000公顷、其他生态廊道4667公顷、一般生态公益林7333公顷。这些廊道或阻隔邻避设施、或隔离城市组团、或串联生态系统,还有一些从城市“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中腾地造林,成为城市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定安亭、松江新浜、青浦练塘、奉贤南桥、松江泖港、金山吕巷等多处成为开放式休闲林地的试点,向市民开放。

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进一步升级。积极开展“绿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行为。

“十三五”期间,全市将建成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12处,扩大栖息地面积约240公顷。依托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上海推动了崇明全区禁猎,《上海市崇明禁猎区管理规定》等文件相继出台。

由5个国家级监测站、53个市级监测站组成的监测网络形成,实现了对全市野生动物分布区域的全方位、多层次监测。同时,积极推进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濒危资源植物保育中心的建设正有序推进。

质上提升精细管理为民增亮添彩为了弥补生态环境建设碎片化、孤岛化、单一化等不足,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进一步在生态环境的“质”上谋求突破。2018年,围绕为市民打造高品质生活和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上海提出了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的品质提升目标,着力打造林景结合、廊园交织、秋色烂漫的自然风光,建成与“卓越的全球城市”相匹配的“上海花城”。

聚焦效益化、珍贵化,林业生态品质不断提升。一方面,全市启动了《上海城市森林“四化”规划纲要》等编制工作,积极研究新一轮林业扶持政策,促进上海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坚持从源头把控苗木质量,抓好造林设计,通过突出东方杉、纳塔栎等上海苗木基地特色和经济林树种的多元化应用,筛选培育一批季相变化明显的经济林树种苗木应用于公益林造林项目。推进长三角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林木良种互认,加快推广应用薄壳山核桃等立地条件相似的适生优良树种,对不同地形、土壤、水文情况,以及不同树种的生长外形、寿命期限、成长速度、病虫害影响等进行系统研究,培育稳定的林地植物群落,着力为市民打造四季斑斓的都市森林。

聚焦绿化、彩化,为上海四季增彩添色。以进口博览会召开为契机,人民广场、外滩、陆家嘴等区域绿化布置要求进一步升级,重点区域与道路沿线节点布置时令草花等,使市民一出家门就能欣赏到精致的绿化景观。严格的技术控制丰富市民的视觉感受,加强了当季花草和开花植物的筛选和储备,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培育、保鲜,使得上海市民和中外游客在秋冬季节也能看到大花海棠、球菊、月季等布置出的亮丽生态景观。

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和服务品质不断升级,“十三五”期间,全市计划改造公园40座,通过优化公园总体布局、更新公园基础设施、完善公园服务功能、改善植物景观面貌等手段,以及延长公园开放时间等民生服务,进一步放大公园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见缝插绿”“灵活建绿”,推进口袋公园和城市绿道建设。到“十三五”末,上海将建成200个口袋公园、1000公里城市绿道。

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些空间还有望实现WIFI畅通智能化,为市民打造身边可休憩、可漫步的生态福利。聚焦湿地修复保护,打造世界级生态岛。

在《上海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下,上海积极推进崇明东滩、闵行浦江、崇明西沙等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完成验收,2016年正式成为上海第二个国家湿地公园。崇明东滩互花米草治理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东滩保护区南部核心区域2.3公里长的野外工作步道、环志工作站、关键物种监测站,以及覆盖保护区全部核心区和重要道口的视频监控系统全面升级,实现了现代化设备的精细管理,互花米草控制率在95%以上,大量越冬候鸟飞抵崇明东滩,以小天鹅为代表的珍稀鸟类数量明显回升,为崇明打造世界级生态岛营造了“鸟类天然博物馆和候鸟天堂”。

优化服务为民提供丰富生态产品近年来,上海注重生产、生态、生活相协调,农、林、水相融合,农、旅、文相结合,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为市民呈现优质的生态产品,真正让市民收获生态福利。沪产水果打造上海本土林果权威品牌。截至2018年底,上海已有果树面积1.56万公顷,其中投产面积1.4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95.5%。全年果品总产量30.7万吨,总产值22.9亿元。

随着林业建设的加快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双增双减”和套袋技术推广补贴等政策扶持下,上海林果产业区域优势和品牌优势不断凸现。优势一,区域特色强,形成了南汇水蜜桃、嘉定葡萄、松江水晶梨、崇明柑橘、金山蟠桃、奉贤黄桃和青浦枇杷等“一区一品”的区域特色果品栽培格局,其中南汇水蜜桃、马陆葡萄、光明黄桃、仓桥水晶梨和金山蟠桃等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

优势二,优质品牌多,逐步树立了“传伦”葡萄、“施泉”葡萄、“金山”蟠桃、“前卫”柑橘等100多个优质果品品牌、17个上海名牌,全市69家果园获得“上海市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授牌,市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方便、快捷地了解果品安全质量信息,“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和“乡土有约”活动等已成为林业经济发展和市民健康生活的时尚新品牌。优势三,果品供应周期长,自5月枇杷、蓝莓等小水果开始上市,6-9月葡萄、梨、水蜜桃、蟠桃和黄桃相继投放市场,国庆节前后有猕猴桃、枣,直至11-12月的柑橘、柚,大半年都有市郊沪产新鲜水果供应。优势四,综合效益好,经济果林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果篮子”,也充实了果农的“钱袋子”,还推进了果品文化、果品旅游产业的发展。郊野公园打造野趣盎然的城郊生态游憩空间。

按照“聚焦生态功能、优化空间结构、尊重自然本底、兼顾游憩需求”的郊野公园规划理念,计划建设21个郊野公园,占地面积400平方公里,与城市公园形成优势互补,为市民打造出功能各异的生态游憩空间。截至2018年底,第一批试点实施的7个郊野公园已经全部建成开放,占地面积139.8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以“农”为主题的金山廊下郊野公园,以现状生态杉林、有机橘园和农田等生态资源为基底的长兴岛郊野公园,拥有完整江南水网的青西郊野公园,保留黄浦江生态涵养林和农田的闵行浦江郊野公园,突出“南田北林”休闲风光的嘉北郊野公园,以文化遗址特色和农耕生态自然景观为主的广富林郊野公园,以及以水源涵养林、经济果林为生态肌理的松南郊野公园等。每座郊野公园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也彰显各区的郊野风光特色。目前,郊野公园已成为一项优质的生态产品,逐步发挥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市民假日出游的新选择。

打造市民共享的绿色生态节日。上海土地资源有限,为了让市民共享绿色成果、共谋绿色发展、共创绿色生活,上海首创了“市民绿化节”,鼓励市民群众把关爱绿化、保护绿化、赏花游园、养花弄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将绿化融入日常生活。

发动社会自治,鼓励和扶持居民自治组织、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花园的微更新。全市居民自治点在2016年5个试点的基础上,拓展至2018年的50个,形成了“政府引导,居民主导,专家辅导”的居民绿化自治孵化模式。鼓励市民参与,引导市民从植树建绿的城市大生态向身边增绿的城市微生态转变,鼓励更多市民将自家窗台、阳台绿化、美化起来,改善身边的绿色小环境。开设“园艺大讲堂”绿化大篷车进社区、进校园、进园区等活动,吸引市民享受自己的生态节日,也为城市增加绿意。

2018年,市民绿化节围绕“园艺进家庭绿化美生活”的主题,历时9个月,在全市推出家庭园艺、绿色展示、体验互动、科普服务四大系列40余项市级活动,全市举办各类活动上千场,直接参与人次逾百万,辐射人群近千万。争取多方协同,通过绿化林业和城建、水务、铁路等部门的密切协作,绿化造林紧贴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铁路线路优化、机场改建等工作实施,使城市“水泥灰”变身“蔓藤绿”。

创新义务植树方式,2015年,上海设立了“绿色上海专项基金”,并推出上海网络植树平台,点击鼠标或通过微信就能参与爱绿护绿,受到公众广泛欢迎,形成了全社会动员、人人参与的上海生态建设新局面。(上海市林业局局长邓建平)。


本文关键词:米乐|米乐·M6,米乐app下载安装官网(官方)最新下载IOS/安卓版/手机版

本文来源:米乐|米乐·M6-www.gulutea.com